經濟教室-誰說去年經濟很差?.jpg

 

國民所得統計可從生產、支出及所得三面衡量,以當期價格所估算的名目GDP,三面恆等(實務上有統計誤差),但從實質面而言,實質生產與實質所得並不相等。

 

■實質國內生產毛額(Real GDP)要加上「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」,才等於實質國內所得毛額(Real GDI),再加上「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淨額」才是實質國民所得毛額(Real GNI)。

 

去年經濟差嗎?多數人一定會回答,當然很差,出口連續七個月跌逾一成,工業生產指數連續八個月下滑,景氣燈號月月藍燈,連經濟成長都保不了一,這些數字豈非說明去年經濟很低迷?

 

出國旅行人數創新高

 

然而,我們再觀察若干與我們生活相近的指標,則可能會另有一番感受,例如去年我們出國旅行的人數1,318萬人,非但創歷年新高,而且成長了11.3%,出國消費了154.9億美元,創歷年最高,年增率10.7%,而每逢假日國內旅遊景點更是人山人海,這些景象非但看不出蕭條,反倒有幾分繁榮的氣象。

 

還有,去年餐館業、飲料店業也沒有因為月月亮藍燈而生意變差,依經濟部調查他們營收在第四季仍分別成長4.3%、5.5%,而包括計程車等運輸業拜油價大跌之賜也享受不少的油價紅利。

 

再看,外來觀光客也在去年升逾一千萬人,其所帶來的旅行收入達144億美元,較六年前成長一倍,從這個角度也絲毫看不出國內有蕭條的景象。

 

至於與民眾最切身相關的三項指標物價、就業與薪資,去年很糟嗎?並沒有,用美國前總統雷根最喜歡用的「痛苦指數」來描述,我們去年痛苦指數僅3.47%,創近十六年最低。而經常性薪資仍提升1.33%,為近五年次高,以這三項指標而言,去年經濟不算差。

 

那麼,何以去年經濟成長僅0.75%,經濟活動卻依舊熱絡,出國旅行絡繹於途、來台觀光續創新高、痛苦指數再創新低、就業及薪資也在水準以上?原因在於經濟成長是指實質GDP的成長,衡量的是生產數量的變化,並沒有納入因出、進口價格變化所衍生的「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」。

 

去年在原油、農工原料價格大跌下,我們出口貨品所能換回來的東西變多了,多了多少?以2011年為參考年估計,多了1965億元(此即對外貿易條件變動損益),比前年的3,661億元大幅成長2倍。納入貿易條件變動損益所算出的實質GNI,去年成長5.39%創五年最高,對照經濟成長0.75%,有如天壤之別。

 

依據聯合國所訂定的國民經濟會計制度,經濟成長率係實質GDP的成長率,旨在衡量一國「生產數量」的變化。然而,除非一國不進行貿易,否則勢必拿出部分產出去換取外國的產品,交換後的結果才是國民實際享有的「經濟福利」,此即實質GDI,再加上國外要素所得收入淨額即是實質GNI

 

貿易條件改善 經濟活動熱

 

實質GDP與實質GNI,一個是產量的概念,一個是實質所得的概念,意義不盡相同,以去年而言,受國際大環境影響,我們的生產活動確實低迷,但是所幸在貿易條件改善下,交換後的「經濟福利」仍有不錯的表現,這也是何以經濟成長不保一,但出國旅行、上館子打牙祭等消費活動依舊繁榮的原因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1213020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